第1151章 “干部”的震惊和“满洲”的震动1-《亮剑: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河北井陉,八路军新前线总部。

    指挥室不远处的一栋二层小楼房里,付参谋和一位教官正在给抽调而来的新四军军官们上课,讲解目前八路军新列装的装备性能,以及步坦协同、步炮协同等战术要点。

    不算大的教室里熙熙攘攘,40余位新四军团营级军官规规矩矩的坐在课桌前,认真的听着讲师的授课,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现代军事知识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用心学习的军官们,站在讲台旁的付参谋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自八路军拿下华北大部分地区后,之前老家和前线部队、根据地信息沟通不畅、人员流动艰难的局面彻底改观。

    西至包头、东至青岛、南至苏南、北至热河赤峰等地。

    整个八路军、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已经近乎连成一片。

    同时,利用现有的铁路、公路网络以及火车、轮船、卡车等运输工具,各根据地间实现了常态化便捷化的人员物资流动。

    这样的变化,对八路军新四军各根据地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。

    经济上,随着各地特色物资开始流转,加上张云套现的数千万吨粮食补充缺口,各根据地军民终于摆脱了对旱灾和战争的恐慌,人心开始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各地之前因为长期战争和鬼子封锁而枯萎的商业经济逐步复苏,街市夜色都开始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政治上,随着很多缺枪少弹物资短缺的根据地得到上级源源不断的物资供给,很多不熟悉政策的根据地干部前往老家和总部进修,老家逐步加强了对各个根据地的控制,同时通过学习培训、交流任职等方式,逐步统一了干部们的思想。

    各根据地发展都呈现出生机勃勃、蒸蒸日上的态势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老家和所有军政干部都团结一心忙事业,自然不会再去搞什么瞎蛾子。

    整体氛围十分和谐。

    上个月,考虑到华北平原八路军干部以及新四军人员前往老家需要翻山越岭、跨越黄河,路途过长且效率低下,老家大佬们在研判之后,专门在太原城外新建了抗大分校,在前线总部附近新建了军事学院分院。

    抗大分校自不必说,是老家培养政治干部的摇篮,正好借助太原复杂的政治博弈环境,锻炼干部们的政治能力。

    军事学院分院,则是专门培训优秀军事干部,提升军官军事素养的专业院校。
    第(1/3)页